我们希望形成广泛的共识,一旦达成后,就会形成观念的改变。
因此,目标和路径的确定最为重要。这些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经济领域学习、借鉴。
环顾当今世界,能源需求增长非常强劲,工业化国家仍然消耗着大部分能源,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强劲增长,人口的膨胀,未来能源的消耗将会增长茂矽两项业务本季淡季不淡,产能利用率满载且出货顺利,本季营收可望比上季增约一成,本业营运将挑战由亏转盈,但转投资的DRAM厂茂德本季恐仍亏损,使得茂矽业外部分仍压抑单季财报表现。太阳能电池及晶圆代工厂茂矽决议,拟办理发行现增1亿股以内,发行价暂订12.5元,预计募集12.5亿元,将用来扩充太阳能电池产线。茂矽2月太阳能电池及晶圆代工占营收比重各达五成左右,目前茂矽太阳能电池产线年产能为60MW(百万瓦),预计年底扩充至160MW茂矽两项业务本季淡季不淡,产能利用率满载且出货顺利,本季营收可望比上季增约一成,本业营运将挑战由亏转盈,但转投资的DRAM厂茂德本季恐仍亏损,使得茂矽业外部分仍压抑单季财报表现。
茂矽2月太阳能电池及晶圆代工占营收比重各达五成左右,目前茂矽太阳能电池产线年产能为60MW(百万瓦),预计年底扩充至160MW。太阳能电池及晶圆代工厂茂矽决议,拟办理发行现增1亿股以内,发行价暂订12.5元,预计募集12.5亿元,将用来扩充太阳能电池产线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国家战略。
有业内人士指出,财大气粗的央企在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有利于提升产业水平,同时也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产能过剩加剧。届时,光伏发电将占据电力市场较大份额,并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棒、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在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另外,光伏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并已经在朝着全产业链优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目前主要靠进口生产线,并且各产业链单兵作战的现状亟须转变。
[page]行业易进入和上游多晶硅原料不足造成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能力弱。可再生能源突飞猛进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安全的需要,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加上国际市场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使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甚至掀起一股光伏产业热潮。
据了解,当前,全球最受世人瞩目的光伏产业发展计划是美国、日本制定的面向2030年的光伏工业线路图。有关数据显示,按照规划,中国光伏需求量到2020年只有1800兆瓦,而早在2006年就已达到1600兆瓦,当时的产能就几乎达到未来十余年后的规划目标,产能面临巨大过剩风险。据了解,近10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到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达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36.7%。据估计,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在我国就有180家以上。
而光伏产业链结构还不够合理,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格局,这些都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减排目标的落实需要可再生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这给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的上升空间。数据显示,受到金融危机波及,我国有200多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停产或减产,保持正常生产的企业仅约70家,而去年全年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90%以上是以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材料生产的。
该计划均是立足于国家层面的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其中美国的目的是由以出口带动光伏产业发展转变为投资国内技术和市场,扩大内需,带动产业显著增长,设定了 2030年累积装机容量达 200GW的宏大目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9GW。最终,中广核能源公司(也是央企)牵头的联合体在招标中胜出。
繁荣背后的风险然而,光伏产业繁荣的背后却暗藏隐忧,中国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负责人孙广彬指出,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着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无序竞争、缺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截至2008年初,中国光伏产业总计有10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IPO融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相对较晚,研究发展的基础相对较差,特别是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人才能力培养等相对滞后,缺乏多学科和综合型的技术人才,不能尽快满足快速增长的光伏产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导致国内产业整体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使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未能完全获得突破。孙广彬说,目前受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限制,重点行业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首先,应该进一步细化《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关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其次,应该组建更高级别的政府专门管理机构加强规划和管理;最后,应该在973和863等科研项目计划中给予光伏产业更多的资金投入,迅速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光伏研发、制造体系,提高光伏发电在我国发电总量中的指标比重,并通过补贴政策,支持和鼓励太阳能发电并网。其中,太阳能多晶硅产量已突破4000吨,太阳能电池产量接近2000MW,居全球首位。2009年,被业内认为具有标杆意义的敦煌光伏电站项目招标过程中,为了获得开发权,包括五大发电央企(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在内的18个联合体展开了激烈角逐。三是,规划、管理、技术急需强化。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似乎成了暴富的产业,在太阳能产业集聚的嘉兴市甚至流传着织布3年不如做1年太阳能的说法随着包括德国和西班牙在内的主要光伏出口市场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与欧元汇率持续走弱,仅仅凭借出口似乎已不能消化迅速堆积的产能。
在过剩之争中,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统计口径为规划产能,与实际并不相符,另有一些行业人士则指出,产能过剩不过是行业龙头们借以挤出新晋者的尚方宝剑。目前,现货市场价格在每公斤50美元至55美元之间,除去需求端的利空,2006年和2007年大量上马的中国产能功不可没。
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多把德国和西班牙当做主要市场,占中国太阳能电池销量的70%-90%。近几年来,我国先后有20多家光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2008年世界前30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有十家在大陆,四家在台湾。
多晶硅项目遍地开花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对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度。这位知名太阳能分析师称,德国太阳能补贴政策将于今年收紧不过,德国银行、美国投资分析机构Lazard Capital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采取补贴政策鼓励太阳能使用,催生了中国第一波新能源投资热。行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光伏企业有四分之三倒闭歇业。多晶硅跃进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2009年12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爆炸式增长。
2008年9月开始,多晶硅价格从每公斤接近500美元的高点大幅回落,到2009年5月跌破55美元。而光伏电池组件投资壁垒低,投产见效快,一般组件厂建成投产仅需三个到六个月,几乎成了所有投资者的选择。
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出口前景蒙上了重重阴云。该报告认为,中国总产能将在2010年四季度达到全球产能的一半。
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快速成长的产业供应链内短期出现的各环节之间、上下游之间、产能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不平衡和不衔接。太阳能链条各环节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带来发电成本迅速下降,财政补贴太阳能应用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英利CFO 李宗炜透露,河北英利2009年境内外融资总额中,约70%来自国内信贷,除去地方信贷支持,相当部分是总行对行业龙头企业的直接信贷支持。国内券商也普遍认为,新能源中太阳能的发展前景较为明朗,目前的调整对行业长期发展是利好因素。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手段主要包括:直接补贴,主要针对科研项目和引进的重大项目。2008年底,来自中国的硅料上游企业开始出产,而2009年上半年开始,关于上游过剩的说法开始不绝于耳。
从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来看,中国的制造能力已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从发电来看,2008年全球累计光伏发电6850兆瓦,而中国仅为140兆瓦,其中已经并网的仅有10兆瓦,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仅为0.73%。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太阳能企业几乎是封闭的,这场资本市场的寒流直到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回暖。
有分析人士指出,德国消减补贴将引来更多的仿效者,欧洲太阳能补贴政策退出力度加大。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成为热门话题,这使得太阳能板块近一个月被机构投资者大肆追捧。
从广东顺德、辽宁锦州到上海、河北廊坊,一个个地方光伏产业园把如火如荼的多晶硅投资推向了高潮。到2008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容量约14万千瓦,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